在闽西南乡村,土楼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神秘奇特,又如地上冒出的蘑菇,数不胜数。振成楼、承启楼、二宜楼、绳武楼等等,都是著名的单体土楼,由几座、十几座土楼组成的土楼群,如永定南溪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南靖河坑土楼群、下板土楼群等等,更是气势恢宏,令游人叹为观止。由此可见,福建有很多景点,特别是福建的土楼,有些是四季皆宜呢,在这里主要推荐田螺坑土楼群哦。
为何说他值得一游呢,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茂木计一朗教授曾经描述他第一次见到田螺坑时的心境:“飘落着的几个环形瓦顶,那真好似拔地而起飞腾而上,又似从天空舞降下来的不可思议的光景。与其说是住居,不如说是城寨,不,是不可想象的怪物,超然地横躺在我们眼前的山谷之间,我们都看呆看一阵。”这就难怪来到田螺坑的游客无不惊叹,天底下竟有如此鬼斧神工。
这里的建筑,一“方”居中,四“园”环绕,从山上俯瞰恰似一朵绽放的梅花。到了山下会发现原来这五座土楼是建在不同标高、依山势跌落交错,与层层的梯田浑然一体。春暖花开时节禾苗茁壮梯田一片翠绿,夏秋稻谷成熟打的一片金黄。四季不同的背景映衬着淳朴而壮硕的土楼。
不管是什么时候去,田螺坑土楼群都会给你不一样的心境与感受哦。
接下来说一下旅游攻略哈——
交通:
田螺坑土楼介于南靖县书洋镇和永定县的湖坑镇之间,距前者14千米,离后者20多千米。南靖县至书洋镇的班车,从7:10至17:00.每30分钟一班,每天约有10个班次。到达书洋镇后再包摩托车或小车前往田螺坑村。
饮食:
客家菜口味偏重,以“咸、肥、熟”为特点,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烧肉是不可不尝。还有蕨菜、笋干、茶树菇等,以及各种野生蘑菇等,也是不可多得的上等佳肴。每年冬至前后,田螺坑人还用刚刚收获的新稻酿制米酒,这种用糯米和清澈山泉配以红曲酿制的米酒,酒味甘甜,香气浓郁。
住宿:
南靖的县城住宿条件都不错,有各种档次的宾馆,乡镇一级略差些,但方便去看分散在村的土楼。推荐南靖书洋镇的土楼宾馆,条件一般,但较干净。住进土楼是个好主意,条件虽然艰苦,但可以领略地道的宾馆风情。
以上是大致的介绍,祝你玩的开心!
[网络] Earth building; Kasbah; Building; building 英[ˈbɪldɪŋ] n. 建筑物; 房屋; 楼房; 建筑(艺术或行业); v. build的现在分词; [例句]They were on the upper floor of the building 他们在这座建筑物的楼上。
[其他] 原型: build 复数:buildings
云水谣住宿选主题旅馆“女朋友的家”,国庆期间去云水谣住宿的时候有幸碰上的!那时候还逛了一个旅游集市叫“男朋友的店”!旅馆每个房间都很漂亮,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本来要住云水谣主题的房间的,可是国庆被人住了!后来我们只能住那间叫什么“心语星愿”的,老板说晚上会有惊喜给我们,回头我们要入睡的时候才发现尽然可以躺着数星星!呵呵!
如果你要去云水谣旅游还真要去体验一番,上次走的时候老板有给我名片,做成特色火车票的形式呢,很有创意!他们那里都姓简,哈哈!
南昌先到赣州高速,赣州到长汀国道。
长汀到龙岩走高速。龙岩到先到坎市30多公里。坎市到永定30公里左右就到了。有房可住,不过你要提前预订哦,不然人多的时候就木有房间了。
福建的客家土楼(闽西土楼)与闽南土楼其外观造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内部平面布局则显著不同,客家土楼为内通廊式,家族内部各户之间联系密切,分户很不明确;而闽南土楼为单元式,每户唯一独立的单元,分户明确有很强的私密性,所以决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在福建的客家土楼(闽西土楼)与闽南土楼其外观造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内部平面布局则显著不同,客家土楼为内通廊式,家族内部各户之间联系密切,分户很不明确;而闽南土楼为单元式,每户唯一独立的单元,分户明确有很强的私密性,所以决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正常来讲,要3层以上的楼才叫土楼,每层有3米左右,没有一个标准,如云水谣景区里的和贵楼,是最高的方楼,有21.7米高,有5层。
和贵楼 ,又称山脚楼,位于云水谣景区内,是南靖土楼群中最高的一座。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依靠悬浮原理,利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在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建造而起,历经200多年却依然稳固,被称为“天下第一奇楼”。
据悉,和贵楼有四奇,一奇是21.5米的楼高是福建土楼之最;二奇是此楼建于沼泽之上,天井内的空地用竹竿插进去会出水,却历经几次地震仍旧稳固如山;三奇是楼内有一清一浊两口井,左边那口清澈如镜,右边那口却浑浊无比,所以左边的井用于饮水,右边的井则用于消防。四奇是和贵楼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和贵楼,顾名思义,就是弘扬中 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劝诫后人要和善真诚,以和为贵。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南的永定、南靖一带。多年前,中原一带历经变乱,举族南迁的客家人几经辗转,来到闽西南一带的山区。为避免外来冲击,他们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用生土、砂石、木片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长时间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选址完成后,房屋的破土动工就是整个家族的头等大事,在这之前,家族成员们会通过“自我设计”构想出房屋的样子,即根据地理位置决定其形状、大小以及用料多少,然后规划出门厅、天井、走廊等空间的位置和屋面尺寸。无论大家决定用哪一种风格建造房子,都会秉承着后堂高、前堂低的设计,同时也会确定一条中轴线,使建筑在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对称。这是源自中原故乡的传统,也是祖先定下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