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呢?应该说这与清明相近的“寒食节”有关。传说“寒食节”的起源地在山西介休,“介休”这个地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回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而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山西景点出名的有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大同云岗石窟,悬空寺,临汾壶口瀑布,介休绵山,佛教五台山,这些都是5A景区游客多的,其实有好多小的景点也值得一去,长治八泉峡,宁武的芦芽山风景区,还有一些古老的村落,喜欢探索的就去游客少的地方观赏游玩。也是一种享受。是另外一种游玩的境地。
清明节高速不只山西当然免费,全国都免费。
山西清明节吃凉粉等传统食物
人们清明节如此厚爱于凉粉这一美食,还要追溯到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历史渊源。春秋时期,就有清明前吃寒食的传统习俗。大家普遍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而寒食节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为纪念大臣介之推而设立的。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古代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也是清明节的由来。
介子推与母亲隐居地方是介休绵山。
1
清明燕――以忠孝为主题的山西面食。 推荐理由:“清明燕”是山西人清明必做的面塑之一。 用面粉捏成燕子的...
2
子推蒸饼――距今有2500年历史的寒食节传统小吃。 推荐理由:子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
3
油炸撒子――绵延2640年历史的寒食节“寒具”美食。 推荐理由:油炸撒子最早起源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县,洪洞县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不让!
清明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国家为了大家回家祭祖专门制定了法定假日,随着环保和大家的文明成度提高,由过去的旧俗上坟烧纸,国家现在提倡文明祭祀,比如种树,摆鲜花等,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希望大家都应该文明祭祖,做个文明的好公民!!
周边游短途的话我推荐以下地方。
第一,山西平遥古城,这里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开发区,最大限度保留了古城的原有风貌。
第二,山西五台山,五台山是华北屋脊,最高峰北台海拔三千多米,大大小小的寺庙108座,不过现在去有点冷,建议多穿点衣服。
山西地质愽物馆位于太原市万柏林纷阳河畔,建筑面积为31000平方米,星期二至星期五毎天早上9点到下午5点,下午4点就停止入馆,星期一闭馆,节假日除外,清明节不闭馆。
山西榆次二零二一年清明让上坟但不能点火如烧纸响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