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学的文学特点?

时间:2025-03-19 17:21 人气:0 编辑:春暖旅游网

一、建安文学的文学特点?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约五十年时间。在东汉末群雄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建安文学中所反映的人在社会角色义务之外,还有个人的情趣,爱好,公共的社会生活之外还有私人的日常生活。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生命的文学,它充分展示着伟大的生命精神,具有恒久的魅力和价值.。

东汉王朝恢复,曹操便制订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治国方针。曹操在逐个消灭各个割据势力,消除战乱,实施一系列富国强兵措施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领导发展文学事业,“御军三十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以及追随他们的建安七子:孔融(唯其与曹操政见不一)、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及一、二十位文人学士亦仿照曹操积极努力创作。建安时期,无论是诗歌、辞赋,文章等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诗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体得以发展,七言诗体从此开创。曹操又率先冲破儒学的禁锢,打破当时盛行的骈体文格式,采用通脱的文体作文章,追随他的文人学士亦积极响应。在北方,不仅出现了一个文学繁荣的局面,而且使一代文风得以转变。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之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的特点?

伤痕文学:“文革”结束后兴起的一股文学潮流,始于刘心武《班主任》,得名于卢新华《伤痕》。其内容是揭露“文革”给人民造成的伤害,尤其是给青少年造成的精神内伤;带有感伤的、悲剧性的情感基调。

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形成的小说潮流,它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的思考。其特点是: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先锋文学: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股小说潮流,其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文本特征上的叙述游戏,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三、什么是文学中的文学?

诗歌,被认为是文学中的文学。

为什么?

一,诗歌是人类人类文学的鼻祖,

二,文学起源于诗歌,就是劳动者的号子,乡民们的山歌。经推敲整理,成了文学最早的雏形。

三,诗歌的创作难于其它的文学形式,它讲究音律,平仄。

四,诗歇在文学中的属短小精,有更多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五,诗如果配上音乐,可唱可诵。

所以,人们说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四、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文学,就古老的广义的意义上说,与“文”同义,包括任何写下来一切东西,其范围甚至包括中国古代古老的甲骨文,当代通过网络传播的任何电子邮件与手机短信.而就狭义的意义上讲,文学通常指用语言写下的一种艺术,与音乐、绘画、雕刻、舞蹈等相并列,包括诗、小说、戏剧、散文等文体.文学与非文学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和区别.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的表现力,能够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表意具有含蓄性和丰富性.文学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形象具有想象、虚构、情感等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蕴,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是凝聚个体体验、沟通人际情感的语言艺术.而不属于文学范畴的就是非文学,非文学不具有文学在语言、形象、意境上的艺术特征,但同时,文学又是在非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从便条到诗为例: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这看上去是一个典型的留言条,一个人偷吃了别人冰箱里的杨梅,觉得不好意思,想留个便条道一下歉.而如果改为诗的体裁和写作形式的话,整段话的意蕴和形象就会发生质的改变,给人一种审美性的享受,如果说便条给人以非文学准确、真实、凝练的特点,那诗则发挥了文学形象、情感、音乐性的特点.综上所述,文学与非文学在文本的语言、形象、意蕴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文学与非文学在各自范畴领域内承担不同的来自众人阅读期待的独特品质.

五、秦汉文学的文学价值?

秦汉文学,特别是汉代文学,是在先秦文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秦代文学园地虽然荒芜,但秦代为后代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汉代文学就是在大一统的封建盛世中产生的,无论诗歌、辞赋、政论散文、传记文学、小说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戏剧与文学批评也开始起步。

这些都决定了汉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重要地位,为后世文学,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文学书屋文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鲁迅,原名周树人

七、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异同?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形成时间不同、特征不同、代表作品不同。

1、形成时间不同

伤痕文学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

 (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

 )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

 )而得名。

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于1979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

2、特征不同

伤痕文学: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

反思文学: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

3、代表作品不同

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反思文学: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和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等。

八、启蒙文学与浪漫文学的区别?

启蒙文学刚脱离神权,偏重于人的尊严与独立。浪漫文学离神久远,随心所欲,肆意汪洋!!!

九、文学接受与文学欣赏的区别?

文学接受,是当今文学界普遍接受的一个概念,它与文学欣赏基本同义,但认真分辨起来又略有不同:文学欣赏主动性更强,审美意味更浓厚,视野较窄,不是任何作品都可以进入欣赏的范围;文学接受既可以主动欣赏,也可以被动接受,标准更宽泛,接受的范围更广。当然,二者的细微区别无关宏旨,重要的是文学接受是革新了的文学理念,代表着当今的人们已经走过对作者和作品关注的历史阶段,进到对读者关注的新时代了。

十、建安文学是什么时期的文学?

汉献帝建安年代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时间的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

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蔡琰。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春暖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