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的寺庙有泰山普照寺、泰山灵岩寺、泰山竹林寺、泰山玉泉寺等等。
1.泰山普照寺
泰山普照寺位于岱麓凌汉峰下,秀峰环抱,翠柏掩映亭殿楼阁,气象峥嵘。清人有“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的赞咏。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传为六朝时建,后历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形成三进式院落。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
2.泰山灵岩寺
灵岩寺(Lingyan Temple),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地处泰山西北,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3.泰山竹林寺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龙潭的上边,今长寿桥东北,原来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悬云寺。这里风景宜人,寺的周围翠竹青青,松柏苍郁,溪水潺潺,曲径通幽,风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之誉。据说竹林寺是泰山古刹,建修年代无考,自唐以后屡兴屡废。
1、喇嘛洞,因“喇嘛洞”而得名。喇嘛洞,也称“银洞”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天然山洞,后因有一位喇嘛教僧人常在洞内修行和居住。人们就将这一山洞称作“喇嘛洞”。以后又把洞前修建的寺庙称为“喇嘛洞召”。喇嘛洞召,是呼和浩特最著名的召庙之一。也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兴建的一座喇嘛教召庙。
明代隆庆年间,最早在内蒙古地区修行传播黄教的博格达·察罕(即圣人,最高级的活佛之一)喇嘛,曾在银洞修行。明代万历初年时,他在银洞前修建了一座小庙,向外传播喇嘛教。这座小庙就是最初的喇嘛洞召。明天启年间,博格达·察罕喇嘛在喇嘛洞逝世后,他的三个弟子又在此处重修了小庙,并向南扩建了新寺。以后又经历代不断重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一处殿宇众多,规模宏大的喇嘛教寺院。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廷正式命名为“广化寺”。
2、乌审召
乌审召庙是乌审旗最大的召庙,是鄂尔多斯四大召庙之一。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清朝政府正式下达旨意在此建立寺庙,后来从西藏取回108卷甘珠尔经,从布达拉宫请来朝日吉那旺苏日库木当主祀喇嘛,1764年又从塔尔寺带回释迦牟尼佛像供奉于庙内,故称乌审召庙。乌审召庙在历代王爷和施主的资助下,形成了由大小庙宇24座(570间)和203座佛塔组成的宏大建筑群,鼎盛时期曾有过一千多名喇嘛。
3、“大召寺”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部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召”,专指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寺庙,蒙古语称“伊克召”,伊克,意为“大”,故称“大召”,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大召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完工于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寺庙。
沈阳南湖公园附近有 山门寺, 护国广慈寺, 沈阳蓬瀛宫道院, 般若寺, 护国延寿寺, 大佛寺, 慈恩寺, 实胜寺, 锡伯族家庙, 太平寺, 太清宫, 长安寺, 火神庙, 大法寺, 护国法轮寺, 回龙寺, 护国永光寺, 弥陀寺, 金禅寺, 观音寺 等寺、庙、道观、塔,。距离南湖公园最近寺、庙、道观、塔是山门寺。
山门寺距离南湖公园1489米
观音寺距离南湖公园10159米。
线路一:天外村上车,中天门下车;之后中天门上索道,南天门下索道。登顶泰山,不会遇到任何寺庙。下山亦然。从天街直接去岱顶,不经过碧霞祠。
线路二:泰山后山上下。从封禅大典演出那里到北天门。后石坞的一个分叉口有元君庙,不会直接经过。
线路三:(谢谢邀请,但用于发牢骚)文化景观是泰山的主要“卖点”,既然忌讳寺庙,那建议不要爬泰山。
武汉有归元寺、宝通寺、古德寺、莲溪寺
泰山现在有20多座寺庙,排名如下;第一泰山奶奶祖庙碧霞祠,第二供秦玉皇大帝的玉皇顶,第三王母池,第四泰山奶奶的下庙红门宫,第五斗母宫,第六普照寺,第七玉泉寺,第八老君堂,第九三官庙,第十关帝庙。岱庙虽然也很出名,由于不在山上,所以排除了。还有灵岩寺距离太远,也没有列入。
岱庙,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一般游玩岱庙的话,都会选择从南门开始游览,北门出景区,之后,一路向北,走到岱宗坊处,做为攀登泰山的零起点,
精简游览路线,可以从正阳门开始,之后到配天门-宣和碑-汉柏院-东御座-天殿-铜亭-厚载门,全程游览的话,在40分钟左右。
,周边的寺庙很多,最有名的就是位于长清区灵岩寺,地处泰山西北部,素有(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第二是位于千佛山景区的兴国禅寺,是山东著名的佛教古寺。
第三是位于历城区柳埠青龙山的神通寺。
第四位于章丘区的胜水禅寺。
第五位章丘区圣井危山的元音寺。另外还有位于长清区的义净寺,合龙寺等。
在成都周边地区,有位于新都区的宝光寺、锦江区的大慈寺、金牛区的昭觉寺以及青羊区的文殊院。这些寺庙每天都有很多人去烧香拜佛祈福。
白云寺坐落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城西的白云寺村,寺庙由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三座大殿组成,由于观音殿早建筑,所以他在大雄宝殿的前面,这也是在寺庙当中非常少见的。